本年度表現最適合加入,以及不宜轉投的香港銀行
香港投資銀行分派花紅後,繁忙的招聘季節尚餘幾星期便會正式開始。如果您仍在考慮應該轉投哪間銀行,不妨了解一下它們去年的表現。畢竟沒有人想加入一間業績下滑的公司吧?
Dealogic 剛發佈 2019 年的亞洲 (日本除外) 投資銀行業務收入排行榜,而我們亦已在下方提供。資料顯示高盛和瑞士信貸已跌出前三名的位置 (於 2018 年曾位列前三),並由以下中國公司取而代之: 中信證券、中金公司和中國證券。
中信證券位列首名,但排名第三的中信證券卻上升四位,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同期增長。而西方銀行方面,瑞士信貸、摩根士丹利、摩根大通和花旗均比 2018 年下跌一位。相比之下,高盛則從第一跌至第七名的位置。國泰君安證券和海通證券均是新上榜成員。
當然,您亦不一定要轉投中資銀行,因為中資銀行的工作文化和花紅安排與歐美公司有明顯不同。但由於它們對交易方面更有影響力,所以應該能提供更多穩定的職位。
與此同時,中信亦成功勇奪 Dealogic 的亞洲 DCM 排名榜首位置。亞洲區 (日本除外) 的 DCM 現時由中資銀行領導,而中國證券和海通證券在 DCM 方面則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,當中排名最高的環球銀行為匯豐銀行,位列第七。中國在亞洲的 DCM 市場中佔有主導地位。因為其債務發行量猛增,所以中國銀行已套現大量資本。
最近,中資公司在亞洲 (日本除外) 的 ECM 排名中亦有所提升。中信是相關地區 ECM 排名第一的銀行,比同期上升五位。中金公司在 2018 年排名第五,但在 Dealogic 的新排行榜中卻勇奪第二。由 2018 年起,這兩間內地銀行已成功取代 ECM 的前兩名: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(現在分別排名第四和第三)。
雖然如此,但如果您主要負責亞洲 (日本除外) 的 M&A 工作,可能仍會希望加入跨國公司。在各大中資機構之中,中金公司和中信銀行均成功躋身前十,分別排名第六和第十位。中資銀行在跨國 M&A 交易中稍遜於擁有更出色全球網絡和行業專業知識的國際銀行。摩根士丹利、高盛和美國銀行均屬 2019 年亞洲前三的 M&A 銀行。
Photo by Apaha Spi on Unsplash
Have a confidential story, tip, or comment you’d like to share? Email: smortlock@efinancialcareers.com or Telegram: @simonmortlock